2345首页 » 动物百科 » 淡角叉趾铁甲

所属科目: 动物界 » 节肢动物门 » 昆虫纲 » 有翅亚纲 » 鞘翅目 » 铁甲科 »

名字:淡角叉趾铁甲
学名:Dactylispa uhmanni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体较短阔,黑色,鞘翅端部稍膨阔;触角、足及腹部淡棕黄。 触角之间有一条纵脊;头顶具细皱纹,中央有一条纵沟纹。触角达于或超过体长的3/4,末端5节较粗,色较深,毛被较密;第1节最长,第2节短于第1节之半第3节约为第1节的3/4,4、5两节约等长,短于3,5稍长于6,7-10节圆柱形,7稍短于3,8-10节各短于7,末节长于10,末端尖。前胸横阔;盘区刻点大,后级前面有一条横沟,中央有一个无刻点纵斑;前缘剌每侧3个,稍侧扁,共具一个侧扁的基部,其中第1、2剌共齛一个很短的基柄,第1剌最短,第3剌最长;侧缘剌每边4个,着生于背板前侧缘一个敞出的阔基部上,前三剌近于等长,具一个共同的基部,第4剌短小,约为第3剌之半或1/3,与前剌基部稍分开。小盾片三角形,基部阔,端末圆钝。鞘翅侧缘稍敞出,敞边中部狭,基端两处稍阔于中部;盘区刻点大而深,每翅十行;背剌粗壮,中等长,剌序:行距I一般具一行小剌,其中在II2内侧的一个常较大;行距II具4个剌:II1,2,3,5,II1较小于后三剌,II4缺如(或微小);行距IV具4个剌:IV1,3,4,5,IV1较小,IV3在II3稍前面,二者较接近,IV4介于II3与II5之间,IV5与II5并列或稍后,IV2缺如(或微小);行距VI在肩部具4个剌,肩剌后面在两个剌:VI3及VI4,VI3在IV3斜前方,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IV3与II3之间的距离,VI4与IV4并列或稍前;行距VIII具两个剌:VIII3(4?)及VIII5,VIII3(4?)界于VI3与VI4之间,VIII5在IV5稍前面;翅基及小盾片侧共有5个小剌。侧缘剌长而尖,基部略扁平,稍长于背剌,在后侧角上的几个剌较短;端缘剌短小,约为侧缘长剌之半;侧缘及端缘共计有大剌14-16个,大剌之间个别杂有小剌或微剌。后胸腹板两侧具很细的横皱纹。 体长:4-4.8毫米;体阔:2.4-2.8毫米(包括剌:3.5-4毫米)。 云南一些标本胸剌棕红,鞘翅侧边呈暗红褐色,行距II基部在II1之前及II1与II2之间为淡色,II4及IV2相当发达,VIII3与VIII5之间有时具一个较发达的小剌 。 本种与D.multifida在体形、体色及剌序等方面都很近似,II4和IV2亦都有变异,因而常常引起鉴别困难。但本种触角全部淡棕黄,鞘翅敞边基部两处均为膨阔,IV3与II3较近,与VI3较远;multifida触角基部二、三节黑色或褐黑,鞘翅敞边较狭,IV3与II3或VI3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。
图片: